如何真正实现民生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即便王晓勇努力工作,想要有所作为,作为一名空降总裁,与高迎新董事长合作,与其他管理层接触,熟悉行业,甚至拥有一定的控制力,都需要时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银行要想在小微企业普惠金融领域继续辉煌,可能还需要做出一些创新和进步,主要是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及相应的产品和管理体系的改进。
2017年,民生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好转:不良贷款总额650.9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2.9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8%,比上年末下降0.20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9.69%,比上年末下降0.20个百分点。年末增长7.20个百分点。考虑到副行长施杰、李斌和林云山的任职年限,民生银行后续高管人选可能还会有数次调整。新任领导上任、对管理层进行重大调整、补充资本后,民生银行应考虑四个策略来打破这一局面。
2020年12月,原国家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逃避履职行为的指导意见》,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内部工作人员存在重大问题提供指导。对业务经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具有影响力。关键业务岗位有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严格实行岗位轮换。轮换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年。此次空降的行长王晓勇在建行四川省分行任职期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和数字科技问题。此次任命也可能与此有关。
据节点财经分析,2023年10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招商银行0.95%,最高的是渤海银行1.78%。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并列第七位。事实是,在刚刚结束的业绩交流会上,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解释称,由于经济结构转型重组,房地产行业缺乏明显复苏,其资产质量仍面临压力,强调下一步将提高风险管控主动性,加强风险排查预警,加强高风险领域不良资产处置。
在机构之家此前的文章(《深入我未修复内控、贪图信贷、鲁莽进取,江西银行高管加班是造成当前局面的主要原因》)中,高管加班的重要影响银行自身业务已推出服务。民生银行前期也存在这个问题。于是,2020年后,民生银行陆续踩踏了恒大、泛海等多家房企。前者普遍反映欠民生银行293亿元债务,后者则从机构之家获悉,其仍有贷款余额超过180亿元。虽然是行业的系统性问题,但此时的民生银行特别需要利润来打牢基础,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这不仅打破了民生银行原有股权结构的平衡,也不可避免地将其业务发展推上了另一条看似容易的捷径。从2023年以来民生银行本轮高管调整来看,前期高管老化问题较为明显。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大额存单限额收紧、智能通知存款暂停……负债成本降低行动展现了商业银行应对净息差收窄挑战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