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述数据和资产减值占比来看,海王星生物2022年亏损将超过10亿元,其中80%以上来自资产减值。上述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海王星生物加速收购、兼并和资源整合。通过扩大并购,子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大量商誉。
对于公司贡献70%以上收入的核心业务医药分销,海王星生物通过内生发展和外部并购不断拓展,已建立了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庞大网络。全国各地。医药商业业务网络系统是全国医药商业企业中业务网络覆盖面较广的企业之一,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海王星生物实现营收378.35亿元,同比下降7.8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下降1,201.21%。归属于母公司的非净利润为-10.99亿元,同比下降2,699.29%。从毛利率来看,占总营收98.13%的医药商业流通和医疗器械两大核心业务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01%和0.95;毛利率分别录得9.03%和9.53%。 %,远低于医药制造、保健品、食品的毛利率。
喜欢通过延伸并购来买买买、扩大医药分销业务的海王星生物科技在2022年年度业绩中提交了巨额亏损。同样从事药品分销、面向消费者(C端)的零售公司大参林(603233)去年净利润超10亿元,同比增长30%,同时服务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机构及经销商等。为下游客户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分销的海王生物(000078)(B端)巨亏超10亿元。
其中,10月至12月连续三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分别为49%、47.1%、42.6%,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整体放缓。海王星生物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和多重突发因素影响,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等主要终端客户就诊次数减少,药品、设备耗材采购减少,结合集中大宗采购和全民医保谈判。降价等政策影响对公司子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其中,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523,771,171.45元(约5.24亿元),占2022年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绝对值的50.98%。被收购公司业绩未达预期,加上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明显下滑,海王生物未来将如何填补巨额亏损的坑值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