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红杉中国在三亚举行的内部管理层会议上,合伙人正在谈论TMT前进的机会。他们确实看到了行业的变化和变化,希望向市场传递信心,吸引更多人关注。时机一到,创业机会就来了;他们确实看到了整个行业的泡沫,太多人不愿意埋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和探索这些技术。因此,2005年红杉中国成立时,逐渐形成了——TMT、医疗健康、消费服务、工业科技四大投资领域,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主要行业。
红杉中国也没有KPI和OKR。靠的是大家的自驱力。吴明形容这是红杉特有的一种状态,无人负责。付辛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状态:—— 不用举鞭子逼自己。蹄。刘星于2007年加入红杉中国,时年36岁。他声称自己是该公司的最新投资者。他笑说,这说明他很长远。早在多年前,红杉中国就开始有意打造一支技术属性更强的投资团队。
半个世纪以来,红杉美国抓住了信息时代的每一波浪潮,沿着半导体-整机-网络-安全-内容-企业软件的路径进行投资。用周奎的话说,浪潮很明显,一波一波。接下来一波浪潮,红杉中国面临着不同的情况。是多重浪潮的叠加,投资领域也需要更加全面。除了吴明之外,红杉的其他投资伙伴还包括有“时尚魔鬼”之称的前《VOGUE》杂志主编张宇,他于今年初加入,并带领红杉中国投资了国际潮流电商SSENSE。
红杉中国的口号是帮助创业者从idea to IPO and Beyond(从创意到上市及超越)。这是红杉中国选择全产品线投资的重要原因。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沉南鹏表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深科技、硬科技领域已占红杉中国投资组合的80%以上。
2019年,红杉中国开辟了除美元VC、美元PE之外的第三条产品线,并完成首期近9亿元人民币资金募集,投资于想要获得人民币的创业公司。红杉中国合伙人郭珊珊表示,他参与投资的潮流网购电商平台得物其实并不是投资一个潮流品类,而是投资未来多个品类的共同趋势。认知差距是指红杉中国拥有与同行相同的信息,能够推导出别人没有推导出来的观点,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无论是电商、O2O、移动互联网,还是如今的AI医药、企业服务、硬科技,红杉中国成立16年来一直专注一个方向——,寻找数字技术驱动经济产生的结构性机会发展进步—— 也就是说,技术驱动是红杉中国投资的出发点。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技术进行重构。红杉中国将这种现象称为数字科技,也是这家投资机构必须抓住的下一个投资趋势。